
發韌于2014年的新造車運動,在推動中國成為世界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之后,隨著智能駕駛的興起,在確立了單車智能與車路協同協調發展的中國方案之后,在2022年即將引爆一場城市升級運動,我們不妨稱其為新造城運動。
3月25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副司長楊宏毅25日在第八屆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2上透露,目前,全國已有16個城市入選智能網聯汽車和智慧城市基礎設施的“雙智”試點,下一步將從“一城一標”著手,推進16個城市間相關標準的共建互認、持續完善。
——01——
什么是雙智協同?
今年大熱的“雙智協同發展”完整表述是以智慧城市為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提供智能基礎設施和應用場景,以智能網聯汽車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牽引力和數字化終端。
一方面,智能網聯汽車需要城市提供應用場景和測試環境來不斷迭代完善,需要城市道路智能化設施提供感知信息提升安全性支撐;
另一方面,智慧城市可以發揮智能網聯汽車的移動感知優勢,配合智能化交通基礎設施,更好地解決城市交通擁堵,提升城市管理效率和水平。
楊宏毅表示,過去一年多,北京、上海、廣州、武漢、長沙、無錫六個城市入選第一批雙智試點,重慶、深圳、廈門、南京、濟南、成都、合肥、滄州、蕪湖、淄博十個城市是第二批雙智試點城市。
從智能的車到智慧的路再到智慧的城市,這個看似簡單自然的線性遞近發展背后,其實走了很多彎路,就頂層設計而言,以往車、路、城分歸不同部門主管,互有交叉,但也互有掣肘。
今天,政府推動多年的智慧城市建設,最終以適應智能汽車的自動駕駛場景為目標,找到了突破口。
從汽車入手建設智慧城市,再借助智慧城市新型基礎設施的完善,推動無人駕駛落地,二者形成了共生模式。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工作辦公室主任孔磊表示:
“未來汽車將會成為一個移動的智能終端、算力中心和分布式能源。這三個屬性的變化決定了汽車將演變為智慧城市的一個重要節點,將會和政府的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規則發生重要的聯系和互動?!?/p>
可以說圍繞行智能汽車,圍繞無人駕駛是“雙智”試點中對智慧城市建設的核心設計。
孔磊認為,智能終端和ICT行業直接相關,有軟件定義的特征,移動算力中心需要車、邊、云協同計算,需要管理和技術上的支持。同時,汽車作為一個移動式的分布式能源,就會與傳統的能源體系進行互動。這些變化都將推動汽車和城市關系的重塑,改變政府未來的投資模式和管理辦法。
簡單的說就是,雙智建設最終會改變政府的城市治理模式。
當前“雙智”尚不能稱之為國家戰略,其是以試點的模式在全國進行嘗試。
在管理架構上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和工信部聯合主導。
這一試點,在過去一年里的實踐成效如何?
楊宏毅的結論是:“雙智”試點工作初見成效。
他介紹說:“雙智”試點直接帶動了產業升級和各地經濟發展,為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提供了數字化樣板,為改善群眾出行,切實解決城市交通擁堵提供了新思路。通過實現人-車-路-云-圖-網的高效協同,提高了交通運行的效率和安全性。
在具體市民可感知層面,在長沙,全國首條面向通勤場景的智慧定制公交線路開通之后,行程時間平均縮短13.3%,高峰準點優化率達到80%,有效提升了市民通勤效率。
在北京經濟開發區,市民可以體驗商業化運營的自動駕駛出租車;同時實現了區域智慧交通管理的提質增效,目前已經實現單點干線道路的信控動態優化,單點自適應路口車均延誤率下降達28.48%,車輛排隊長度下降30.3%,綠燈浪費時間下降18.33%,4條雙線干線綠波道路車均延誤減少16%以上,大大提升了民眾日常出行的效率。
此外,通過路口全息感知,可精確統計行人和非機動車流量,為警力部署提供決策依據,自動駕駛車輛利用視覺感知,在日常行駛過程中,可以完成巡檢工作,實現對違停、違章及紅綠燈故障等路側設施運行情況的檢測。
這部分可以說減少了政府管理的成本。
——02——
雙智試點會引發新一輪造城運動嗎?
對于雙智建設,在管理層將其視為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城市交通基礎設施的改造和建設,智能網聯汽車的研發升級和推廣應用,也包含大數據運營、人工智能、信息消費等新產業。
同時雙智試點為城市的規劃、建設、管理提供了數字化樣板,試點城市通過建設車城網平臺,匯聚多層次的動靜態數據,一網通覽、一網統管,以數字化手段實現了對基礎設施、環境治理、城市交通、公共服務、防災應急等方面的智慧化管理。
這些提法與自去年起不斷被強化宣傳的“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存在高度一致。
今年被高調宣傳的雙智試點會引發新一輪的造城運動嗎?
也就是說會不會引發新一輪投資熱潮?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要了解另一個問題,即雙智會不會掏空地方政府的錢包?
楊宏毅在百人會的演講中,提到了當前試點城市的投入規模,他說:
“各城市在雙智建設的投入均超過億元,為相關產業鏈的上下游企業提供了新的機會,也為各個城市發展相關產業,發揮集聚效應提供了契機?!?/p>
換言之,當前各試點城市的投入規模在億元規模。
對于入選試點的一二線城市而言,這樣的投資規模并不大。
但在十六個試點城市之外,也有部分城市在推動車路協同和智慧交通建設,像衡陽、鶴壁市與車路協同公司蘑菇車聯達成的合作顯示,一項總投資約為5億元,一項總投資約3億元。
不過,就當前階段而言,無論是車路協同還是雙智建設在短期內都處于投入階段,難心產生明顯的經濟效益。
下面我們以亦莊和長沙為例來具體看一下其投入與產出。
——03——
首批試點城市北京和長沙一年來的成績單
2020年9月,北京即啟動建設網聯云控式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
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1.0階段完成總長12.1公里城市道路+10公里高速道路的智能網聯基礎設施建設,創新國內首個“多桿合一、多感合一、多箱合一”的智能網聯標準化路口建設方案。
2.0階段建設則圍繞經開區核心區60平方公里、共計305個路口實現智能網聯道路基礎設施全覆蓋,目前已完成基礎建設和設備安裝,正在進行聯調聯試和功能優化。
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率先發布早晚高峰測試、高速公路測試、無人化測試、出行服務商業化試點等多項創新政策。
累計發放智能網聯測試牌照225張,其中乘用車測試號牌120張,無人配送車車身編碼86張,高速公路測試號牌4張,無人化道路測試號牌15張。示范區參與企業自動駕駛測試里程超過324萬公里,占全市70%以上。
昨日(3月29日),北京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公布了其測試范圍。
而在應用場景商業化方面,示范區已開放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商業化試點。
無人配送場景已實現生鮮配送和快遞配送的實際運營,正逐步拓展應用范圍。無人零售、自動駕駛警務巡邏、微循環接駁和公園漫游車等場景也已走近市民身邊。
在湖南長沙,由長沙交警部門牽頭,騰訊聯合湘江智能和希迪智駕等生態伙伴,共同打造了全國首條面向通勤場景的智能網聯定制公交線路。
主動式公交優先利用的是最新的智能網聯技術,公交車主動向路口紅綠燈發出優先通勤的請求。
得益于C-V2X國家標準,它具有毫秒級遲延、厘米級定位、超視距感知等特征,雖然在拐彎、拐角可能看不到公交車,但公交車會告訴你什么時候到、速度和加速度,以及是否重載。
人多的優先程度高,人少的優先程度就低,正點率的不用優先,已經晚點的就優先。
2021年上半年,長沙定制的兩條應用主動式公交優先系統的公交線路,實際上較私家車按照地圖推薦線路的通勤時間平均節省27.5%,比同樣的普通公交車通勤時間節省30%,約24.7%的乘客原來是私家車出行,現在由于公交優先更快,就改乘公交出行。結果是大大緩解了交通壓力,降低了碳排放。
根據長沙低碳中心計算,如果全市幾千多輛車全部改造完成,每年節省的碳排放將達到250萬噸。
——04——
雙智切入點與多桿合一
從以上兩個試點城市來看,從緩解交通的角度,出行效率確實大大提升,對于城市居民有著實際意義,但對于政府或者投資者而言并不會產生實際的收入。
而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汽車、無人清掃車、無人運貨車等環衛、物流場景的普及應用尚有時間。
無論是車路協同還是雙智建設都屬于長周期投入,會加大城市財政負擔。
而在當前,雙智建設有兩個小切入口:智能桿和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道路示范區。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郭守剛表示:
北京市正在加快推進“多桿合一”的智能基礎設施建設,計劃在年底前完成亦莊核心區60平方公里300多個路口的改造;武漢市依托智能化基礎設施的落地,正加快推進車城網平臺建設,其他城市也紛紛推出了很多很好的經驗。
在推進雙智試點工作開展的同時,我們也在加快推進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示范。截至目前,全國已開放測試道路里程超過5000公里,安全測試里程超過一千萬公里,帶動智能化道路改造升級超過3500公里。
而相比測試道路示范區,可以直接拉投資并實現經濟效益的智慧燈桿正迅速成為當前應用最廣泛也最實用的設備,一個新興的產業也正在形成。
今天的智慧燈桿集成了多方面的功能,包括能源業務(如充電樁)、公共安全(如監控)、多媒體功能(如電子屏)、環境監測(如監測組件)、無線通信(如5G)、智慧交通(如停車監控)以及最基礎的照明(如LED燈具)等等。
這也使得智慧燈桿領域的競爭尤為激烈。
包括華為、中興、浪潮、??低?、阿里、騰訊、大華、商湯、曠視、聯想、海爾等叫得上號的科技品牌都有智慧燈桿相關的業務。
此外還包括一批專業能力較強的垂直玩家,如華體科技、愛克股份、太龍股份、名家匯等。
▲ 冬奧會智慧燈桿
今年北京冬奧會上,核心賽區周邊的智慧路燈就接入了視頻監控、路燈節能控制器、交通指示牌、交通信號燈、無線WiFi、LED信息顯示屏、新能源充電樁、太陽能光伏發電儲能裝置等諸多物聯網智慧設備。
華體科技為此次冬奧會量身定制了2539盞“智慧樹”,一桿解決了賽區周邊的照明、安防、交通以及停車管理等公共服務需求。
在一個智慧桿的背后,已涌入了多個玩家,可以說今天中國的互聯網科技巨頭已經紛紛入局車路協同與雙智建設。
——05——
巨頭已悉數入場
車路協同和雙智建設給了眾多在自動駕駛領域布局的科技公司看到了商業模式落地契機。
無論是Robotaxi、還是RoboBus,亦或通過出售智能駕駛解決方案給主機廠,對于眾多自動駕駛公司而言都存在一個補充現金流的現實問題,商業模式的不確定,又不甘于淪為主機廠供應商,車路協同和雙智建設讓這些科技公司有了一個真實的買家:地方政府。
因為有了買家,BAT以及華為、自動駕駛初創公司都開始加入了這一這賽道。
事實上在智慧城市概念初起之際,上述公司都曾推出完整的智慧城市數字化解決方案,像百度智能云推出的智慧城市解決方案、騰訊云發布的“WeCity未來城市”方案、華為的智慧城市解決方案以及阿里的ET城市大腦,這些方案要身基于云,更注意于提升城市的數字化管理水平。
而車路協同和雙智建設的大熱,正讓這些公司聚焦于路、聚焦于城,下面,智駕網就來梳理這些入局的科技公司及其解決方案:
一、百度Apollo Air
2016年,百度就布局了車路協同的全棧研發,是自動駕駛行業最早布局車路協同的公司之一。
2018年,百度正式開源Apollo車路協同方案,向整個行業開放了百度Apollo在車路協同領域的技術和服務,也成為了自動駕駛行業內首個開源的車路協同方案。
2021年5月13日,在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AIR)舉辦的第3期學術沙龍上,百度聯合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發布了百度在車路協同領域的最新技術路線——Apollo Air計劃。
Apollo Air技術可以在沒有車端傳感器、僅借助路端輕量感知和紅綠燈信息的情況下,通過利用V2X、5G等無線通信技術實現車-路-云的信息交互,賦能自動駕駛。
在兩批16座試點城市中,百度參與了多個城市的雙智建設,包括提供道路基礎設施系統,提供車城網相關的技術產品以及其他領域的探索。
比如,在北京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百度參與了305個路口的基礎設施智能化建設,幫助解決了鬼探頭、遮擋、紅綠燈等單車智能無法解決的問題。
同時,新的道路基礎設施還可服務于信控優化。傳統的信控優化靠很多專家去調,因為沒有辦法實時獲得數據?,F在,路側數據可以全流量實時感知到所有事件,通過事件再進行優化就能獲得良好的效果,在亦莊優化了20%的效率。
二、騰訊數字道路
去年11月,在騰訊生態大會智慧交通專場,騰訊智慧交通發布數字道路產品,全方位助力智慧高速、智能網聯、城市交通和出行服務等各大賽道智慧升級。
“數字道路是車路協同、全息孿生的數字交通基礎設施,如同道路,包含了路面地基、智慧設施和應用場景?!彬v訊智慧交通副總裁謝建家表示,“路面地基是交通云,交通圖。智慧設施包括了融合感知、實時孿生、泛V2X車路協同和交通開放平臺?!?/p>
同時,為解決現有車路協同面臨的滲透率問題,以及充分利用現有道路基礎設施,騰訊還打造了泛V2X車路協同服務。
通過4G、5G、C-V2X、ETC-X等接入方式,騰訊泛V2X可以對信控系統、路側系統、移動終端/車載終端及交通氣象等不同來源的信息進行分發共享,為各類交通信息服務提供數據支撐,實現數據信息在交通系統中的流轉閉環。
此外,在數據的分享與保護方面,騰訊提出了互聯互通的邏輯,主要體現在邏輯統一、物理隔離、權限可控,即把基礎設施中可公開的部分剝離出來,形成中間架構,讓每一位參與者都能夠感受到數據的安全,安心享受參與數據共享的價值。
其實踐案例包括:
在天津西青,以應用為導向驅動建設的先導區,騰訊協同眾多生態合作伙伴,助力實現了底層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
以及在重慶兩江,騰訊從MaaS和C端應用入手,同時在數字孿生駕駛艙領域實現了多家云控平臺的接入與融合,助力當地打造西部首個碳中和的示范區。
2021年11月,希迪智駕和騰訊一起發布了精準公交的白皮書。包括小程序、大數據,由騰訊云提供的小程序推送能夠最大化地將公交優先技術放大到整個城市級的智慧城市改造。
三、華為創新車路協同
在華為全聯接2020上,華為聯合啟明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與北京圖盟科技有限公司發布“創新車路協同聯合解決方案”,充分發揮三方優勢,實現“車、路、人”三者協同,以全息感知和主動管理,加速智慧交通發展。
創新車路協同聯合解決方案通過“感、聯、算、控”的融合設計,打造中國城域級+產品級+工業級智慧道路。AI設備智能應用,實現全息感知、萬物互聯和路口自我智能管控。
四、阿里“2038超級聯盟”
2018年,在一年一度的云棲大會上,阿里宣布升級汽車戰略,將車路協同視為未來二十年的戰略發展方向,并且成立了“2038超級聯盟”,成員包括交通部公路院、國家電網、中國聯通、一汽集團、上汽榮威、英特爾、福特汽車、神龍汽車、大唐電信集團等。
同時,百度、騰訊、華為、阿里在車路協同的云計算服務領域也多有布局。云端可以通過網絡管理各個邊緣云,實現中心云、邊緣云在資源、安全、應用、服務上的多項協同。
對于紛紛入局的科技公司,以及試點城市 ,楊宏毅透露:
下一步,將進一步利用好“雙智”試點平臺,以城市和市民需求為導向,結合城市的產業基礎和需求,試驗更多的應用領域。從技術攻關和應用場景創新的“點”出發,逐步提煉成政策制度上的“面”。從“一城一標”著手,推進16個城市間相關標準的共建互認、持續完善,成熟后向全國推廣標準成果。
在應用場景方面,從老百姓獲得感來看,目前在智能輔助駕駛安全方面,如智能網聯公交,商用車安全駕駛等場景中已經展開應用。在特定場景如環衛、物流等場景,助力無人駕駛實現開始規模落地,加速朝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共享化方向發展。在“雙智”城市建設中,應以支撐智能網聯汽車應用、改善城市出行為出發點建設城市道路、建筑、公共設施融合感知體系,打造5G+C-V2X的智慧出行“車城網”平臺,推動智慧城市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
在全文我們多次將車路協同與雙智建設并列,其原因是智能汽車衍生的車路協同需求正納入到雙智建設中來。
二者在產業上在政府看來已經是一體兩面。
在雙智建設完成之時,我們會生活在一座怎樣的城市中呢?
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副總經理、專家委主任陳山枝的描繪的愿景是這樣的:
未來城市體系也將發生變化,城市中心的車位可能減少,道路規劃更合理,城市基建實現數字化,甚至城市整體規劃都會發生巨大變革。從而推動經濟發展、商業模式創新、能耗降低,資源充分利用。從市民角度、城市角度、經濟社會角度,城市空間布局也會跟今天不一樣,城市建設會更加智能。
——06——
特斯拉:2014年的那只蝴蝶
從汽車的智能化、電動化引發城市建設圍繞智能駕駛重新布局,這對于當初加入新造車運動的投資人和創業者應該是不曾想到的。
這場新造車運動始于2014年,彼時特斯拉剛剛進入中國,第一批八位車主排隊從馬斯克手中接過了屬于他們的Model S鑰匙。
這八位車主有彼時還是汽車之家總裁的李想和與何小鵬共同創立UC優視的俞永福。
同年,蔚來與小鵬汽車成立;2015年,理想汽車成立。
一場開始改變中國汽車產業和創業方向的新造車運動從此如火如荼。
8年之后,汽車的智能化和電動化開始帶動中國城市建設的數字化和智能化。
電動汽車實現了對中國社會從點到面改造。
對于這場可能到來的新造城運動,智駕網認為與新造車運動有很大不同。
新造車運動是政府搭臺,民間資本涌入,并引了一場影響深遠從電動汽車產業鏈到智能駕駛產業鏈的民間資本創業潮,而當前政府主動下場為路端建設發力,推動車路協同,通過智慧城市投資,承接智能駕駛投資的商業化落地,從邏輯上看新造車運動與新造城運動實現了完美接續。
但從投資效率上是否會取得新造車運動的效果,還需觀察。
聰明的作法當然也是開放投資,讓民間資本進入,防止政府的單一投資。

x
-
從新造車到新造城運動 2022-04-01 13:26
-
CES歸來,萬物智能漸行漸近 2022-01-06 13:02
-
2022: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進入完全自由競爭的時代 2021-12-29 13:06
-
25.5萬起步標配“全景屏”與“2.0T”,全新林肯Z一次滿足年輕人的所有喜好 2022-04-07 16:20
-
長城、比亞迪、吉利2021財報橫評:研發突破250億元、海外市場累計銷量破百萬 2022-04-06 10:16
-
智駕開箱 | 8.88萬擁有2.0T動力,長城金剛炮邁入新商用皮卡時代 2022-04-06 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