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特斯和極星在吉利集團都有個高端和個性化的定位,二者都是小眾化品牌,卻都趕在同一時段發布了首款純電SUV。巧合的是,這兩款車型在各個方面都存在直接競爭關系,為80-100萬元價格區間的豪華純電SUV市場激起了一陣波瀾。
路特斯ELETRE在10月25日上市,讓人立即聯想到了同月發布(10月12日)的極星3。
這兩款接連發布的新車,擁有相同的價格區間、相同的車型定位、相同的車身尺寸、相同的性能表現,甚至還有著相同的集團背景。在今天如此內卷的電動汽車市場,同室操戈意味著自身資源的內耗。但也從側面反映出一個現實,那就是2022年的確是各大車企純電平臺扎堆發布的一年。
縱觀這一年,新能源車市活力空前,不僅大眾化品牌全部完成了純電平臺車型落地,而且像路特斯、極星這樣產品更新相對較慢的小眾化品牌也是動作頻頻,甚至就連頂級奢華品牌勞斯萊斯都在最近發布了首款純電跑車閃靈。即便當前已經臨近年末,但純電市場依舊新車發布不斷。新能源車市的2022年,注定是值得被記錄的一年。從價格區間上看,路特斯ELETRE兩款車型運動版(S+)和賽道版(R+)分別是82.8萬元起與102.8萬元起,極星3首發兩個版本的車型為88萬元和103萬元,二者幾乎完全重合。在車型定位上,路特斯是超跑品牌,ELETRE是其追求性能的首款純電SUV,因此同時具備“豪華”和“性能”兩個標簽。極星則是高性能品牌,極星3同樣是其追求性能的首款純電SUV,同時官方還強調了“超豪華”屬性。從座艙氛圍來看,是否配得上“超豪華”姑且先不下定論,但至少達到豪華標準是毋庸置疑了。因此,路特斯ELETRE與極星3無論是品牌定位還是車型定位,再一次完全重合。在車身尺寸方面,路特斯ELETRE的長寬高為5103mm、2019mm、1636mm,軸距為3019mm,極星3的長寬高為4900mm、1968mm、1627mm,軸距為2985mm。相比之下,路特斯ELETRE尺寸更大,由于造型更具肌肉感,看上去也比采用簡約平直線條的極星3更魁梧一點。不過,極星3在軸距上僅有34mm的劣勢,反映在座艙空間上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尤其是二者都是5座車型,在第二排乘坐空間上也不會有明顯的差距。而在核心技術電驅系統方面,路特斯ELETRE與極星3依舊保持著膠著態勢。首先從續航能力來看,路特斯ELETRE采用電量為112kWh的電池,CLTC續航里程最高為650km;極星3采用電量為111kWh的電池,CLTC續航里程最高為670km。其次從性能數據來看,路特斯ELETRE運動版的最大輸出功率為450kW,最快零百加速4.5s;賽道版的最大輸出功率為675kW,最快零百加速2.95s。極星3雙電機長續航版的最大輸出功率為360kW,最快零百加速5s;雙電機高性能版的最大輸出功率為380kW,最快零百加速4.7s。二者在續航能力方面不相上下,但在性能表現上,路特斯ELETRE占有優勢,路特斯官方甚至為ELETRE打出了“全球百公里加速最快的量產雙電機純電動SUV”的標簽。這與其品牌定位有著很大關系,畢竟路特斯是非常純粹的超跑品牌,在性能上更加追求極致也是必然。從這一點上來看,我們終于能夠在路特斯ELETRE與極星3找到最明顯的區隔。那就是前者更加強調運動樂趣和年輕化,它的用戶就是那些追求張揚和時尚的年輕人。而后者在這個方向上并不追求極致,同時還要保留一些莊重、低調的氣質,用戶年齡可能要相對略大一點。令人欣喜的是,路特斯ELETRE與極星3在智能駕控輔助和車機互聯功能方面也實現了突破,這一點在豪華品牌陣營中顯得很有看點。其中,路特斯ELETRE搭載了包括可折疊激光雷達在內的34個傳感器,系統采用2顆英偉達Orin-X芯片,算力達到了508 TOPS,其車機系統也采用了雙高通驍龍8155芯片。極星3則搭載了包括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和攝像頭在內的22個傳感器,而在選裝帶激光雷達的輔助駕駛套件后,還將再加3個攝像頭和4個超聲波雷達。其中央處理器同樣來自英偉達,車機系統也同樣采用高通驍龍芯片,但具體型號和性能數據尚未公布。因此在智聯化競爭力方面,路特斯ELETRE就硬件配置水平來看略占優勢。但脫胎于沃爾沃的極星,在智聯駕控實力方面也不是吃素的。二者在實際上路后的表現誰更優秀,就目前來說難分伯仲,需要等到二者交付之后再實打實地比拼一番。在中國市場,路特斯和極星這兩個品牌都存在特殊性,這有可能讓他們遇到不同于全球市場的情況。拿極星品牌來說,其實進入中國市場還算比較早的,并且首款車型極星1就已經開啟了電氣化之路,已經樹立起了電驅、豪華和高性能的品牌形象。不過,極星2的發布雖然很及時,但推遲的交付拖慢了市場節奏,在很大程度上損失了市場時機。更關鍵的是,特斯拉Model 3在同一時期產能持續爬坡,迅速搶下了非??捎^的市場份額。于是,極星2在中國變成了一個高開低走的車型,沒能在市場上換來足夠的聲量。中國市場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一個品牌的前幾款車一旦銷量走低,其品牌形象就會大打折扣,并在消費者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記”,后續車型想打翻身仗就會很難。極星1只是一面品牌旗幟,本來也不追求銷量,極星2又因錯過了市場時機而存在感有限,極星3自然就會面臨號召力不足的尷尬。此外,極星1以145萬元的價格入局,極星2突然降至30萬元區間,極星3又拉高到了80-100萬元,也在消費階層上也出現了過大的跳躍,同樣不利于極星3確立產品調性。而相比之下,路特斯的超跑品牌形象一直都是穩定的,并且在路特斯ELETRE上市之前,路特斯的首款純電超跑Evija還以極強的動力性能為路特斯品牌圈了一波粉。這些對于路特斯ELETRE的后續上市都有益處,在關注度和號召力上都收獲了事半功倍之效。從這個角度來看,極星3面臨的市場挑戰將會高于路特斯ELETRE。當然,無論路特斯ELETRE和極星3之間的競爭將會怎樣發展,他們對于80-100萬元純電SUV車型市場還是帶來了不小的沖擊。其中,最典型的三款車型就是寶馬iX、特斯拉Model X和高合HiPhi X,它們在價格、尺寸、性能等方面各有千秋,都存在直接競爭關系,未來也不可避免地在同級市場一決高下。而在綜合產品力方面,擁有激光雷達和最新智聯配置加持的路特斯ELETRE和極星3都擁有一定的優勢,我們有理由相信他們有望造就更好的市場成績。這其實也是智能電動汽車應有的市場生態——技術迭代快,后來者居上的可能性比傳統燃油車更大。因此,任何一個品牌、任何一個車型都不能過于自信,智聯出行時代的競爭對手們正時刻準備著“加速超車”。